诵读古今经典,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6月21日下午,第五届中华经典诵写讲选拔大赛暨“铸魂杯”诵读大赛圆满落下帷幕。此次大赛既是教育部、国家语委举办的第五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的校内选拔赛,也是基础部语文教研室举办的“铸魂杯”诵读大赛的决赛。大赛由基础部语文教研室、图书馆联合主办,匪石文学社承办。
经过前期的报名、选拔,最终共有22组选手入围此次大赛。选手们分别选取了古今经典文本,精心制作了配乐、视频,带来了一场声情并茂的视听盛宴。现场评委和观众时而徜徉于《岳阳楼记》中“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的“岳阳楼之大观”,深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古仁人之心;时而沉醉于《春江花月夜》中“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江天、皎月之盛景,感怀“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千古之思;时而奋激于《青春》中革命先辈们“地球即成白首,吾人尚在青春”的豪杰之志,濡染“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的天下胸怀。选手们深受古今经典的感发,感天地之心,发无穷之思。情到深处,舞之蹈之,载啸载吟。喜怒哀乐,俱形于颜色;家国天下,皆倾吐声中。
通过现场五位评委公平、公正的打分,比赛决出一等奖两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五名,优秀奖若干名。政治工作系吴振兴老师、基础部语文教研室邓文华老师分别作了点评发言。吴振兴老师指出,诵读实际上就是对经典文学作品的艺术重构,需要借助精心的设计与布置,要把每一个细节做到极致。邓文华老师指出,此次比赛的意义与价值绝不仅限于眼前。经典的背后就是传统,语言的背后就是文化。它是我们用实际行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有文化的复兴。希望同学们以此为契机,从自身做起,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践行者、抱薪者。同时,也希望通过此次活动的举办,给同学们的大学生活留下美好的回忆,储蓄充足的内在能量,未来不管身处怎样的环境,都能不忘初心,不失梦想,拥有自己的诗和远方。
此次大赛是“大学语文”课程坚守课堂主阵地,坚持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一次课后实践与课外延伸。更是将主题教育融入教学实践的有益探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凝聚着中华民族时代相承而不觉的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此次大赛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立德树人的教学实践有机统一、紧密结合,是主题教育的题中之意,也是创新性开展主题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
赛后,大赛遴选出的10组选手,将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备赛,参加北京市和全国的第五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