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大庆航空救援支队实习调研的七位新入职老师马上将要结束一个月的基层锻炼。在这一个月里他们得到了许多在院校从未经历过的体验,也得到了很多收获与心得,让我们听听他们的分享。
赵英杰: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调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在大庆航空救援支队的调研期间,深入基层一线,贴近队伍,坚持“五同”,跟班学习,让我更深刻的了解了消防员的日常生活,感受到了这支队伍特有的使命担当,他们赴汤蹈火,竭诚为民,是换羽新飞的空中守夜人。在“全灾种、大应急”的职能任务需求下,消防救援队伍肩负重任,砥砺前行,除了传统的灭火任务,还要面对地震、山岳、水域、石油化工等各种灾害事故带来的挑战。支队领导也精心为我们量身定制了各类学习和体验的科目,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又不失趣味。学习了水泵架设、班组灭火战术等科目内容,体验了绳索救援、索滑降、水域救援、灭火障碍训练等,了解了灭火救援装备、水域救援装备和地震救援装备的种类及其使用。此外,赴大庆油田消防支队见习,了解了炼油工艺、催化加氢工艺以及后续炼化工艺的工艺流程和易发生事故的原因及其处置技术,让我全方位掌握了应急救援相关的专业知识。总的来说,此次调研丰富了自身的实践知识,加深了我对消防救援事业的感悟,为以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将结合调研,深入思考,做好调研的“后半篇文章”。
吕则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亲身来到大庆航空救援支队的这段日子,才使我真正了解到了基层队伍的实际工作内容和工作状态有多忙碌,也感受到了这只队伍作风的扎实。在学校时头脑中只有一些粗浅的理论框架,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而来到基层中队后,中队领导和队员对我十分热情友好,我严格按照一日生活制度进行训练,不仅体能得到了提升,更在大家的讲授演示下掌握了油锯、风力灭火机、水泵的使用操作,还体验了200米灭火障碍、索滑降、负重越野跑、乘坐直升机、橡皮艇等训练科目。通过此次实习调研,我对基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相信这也一定能反哺于日后的教学过程中,为培养更贴近实战的优秀学员做好先期储备。
李红钢:转眼间,充实又忙碌的六月已经接近尾声,大庆航空救援支队的战备任务也从春季防火向夏季防汛转换。调研期间通过与特勤二中队的战士同吃、同住、同劳动、同操练、同娱乐,共同完成森林灭火训练、直升机飞行训练、绳索救援训练、水域救援训练,以及大庆油田消防支队参观调研等活动,让我对基层一线队伍的日常训练、思想情况、人才需求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为今后开展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水平奠定了基础。
于郝欣:转眼间已经来到大庆航空救援支队近一个月了,我能感受到大庆航空救援支队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与包容,使我获得了很大的收获。本次调研是一次紧贴基层队伍、深入基层日常生活的一次交流活动,最重要的是让我对消防基层队伍有了全面的认识。在支队的生活中,我严格按照“消防队一日生活制度”要求自己,全程参与到了中队操课、体能训练、政治教育等各项活动,了解各种抢险救援技能,弥补专业能力空白,切实增强了自身综合素质。此外,在日常训练中,作为一名“学生”,支队上下都很热心、耐心、真心的去演练训练科目,能够将技能方法深入浅出的传达给我。我感受到是各个科目负责人对于自身知识与技能不遗余力的传授,感受到支队对“学生”的期待,感受到职业榜样的力量。我也会把这份力量传递给未来我的学生。
苗立坤:十分有幸来到大庆航空救援支队实习、调研。通过下队当消防员、跟队住班、执行一日生活制度等形式,第一次深入基层,了解基层指战员的训练任务、工作日常和实际需求。在支队的这段时间,虽然身体难免疲劳,但过得充实快乐,学习了地震和水域救援装备的基本知识和使用,体验了200米灭火障碍训练、绳索救援技术上升及下降,感受了骄阳下的汗水,也体会了连续体能训练后的浑身酸痛。日复一日的训练、备战是“消防橙”的坚守与“火焰蓝”责任。扎实的专业知识、强悍的体能以及严谨的作风,让我深刻认识到何为特勤尖刀利刃。本次的宝贵经历使我详细了解了基层指战员训练、生活、工作的实际情况,深化了我对森林消防的认知,进一步提升了职业认同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笃行致远、惟实励新,努力探索新时代消防救援人才培养规律,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专业教学能力,把所学的理论知识放到实践中检验。
邓志飞:在实习的一个月里,我看到了森林消防系统的组织体系和部分工作的运行过程。“严谨、踏实、坚韧”是支队留给我的核心印象。严谨在于端正向上的态度和作风,在于纪律执行一丝不苟;踏实在于下达的每一项任务,都能严密组织、干出效果;坚韧在于不论训练、学习任务多重,队员们都尽最大努力坚持,不断触摸和突破能力边界。所谓“见微知著、以小见大”,仅是这一个月视野的开拓就让我对一名消防指战员应当具备的能力和素质有了更深、更具象的认识。除了正确的价值观和扎实的专业能力,还需要具备出色的洞察力、领导力以及良好的交流和表达能力,敢于“吃苦”的精神也同样重要。在这里学习到的防灭火、绳索和水域救援等技能将成为我打开消防基础教育工作大门的一把钥匙。我将以实习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依托,构建和丰富自身消防知识架构;将对实习中体会到的指战员所需的能力和素质进行归纳和总结,探索方法将其纳入到教学内容中去;并将本次实习经历作为宝贵的学习素材,时时温习、温故掘新。
韩喜渊:在这短短的一个月里,我深刻的认识到了只有走进基层才能知道自己短板是什么。举个例子,下队后的一天中午,午睡刚开始,熟睡中的我突然被一阵急促的哨声惊醒。看到班里战友们快速整理装备物资向外冲,我有些不知所措,慌忙穿上衣服跑到宿舍楼下时,战友们们已经列队完毕。原来,那一天是防汛抗洪拉动演练。“拉动”这个词汇,在我过往经历中很陌生。站在队尾,我心里暗想:“一个消防队伍的‘门外汉’,怎么能当好教员?”“无论什么学历,只有走进基层才知道自己短板是什么。”一番思索后,我认识到,作为一名院校教员,不仅要具备高学历文化知识,还要贴近基层,了解业务,上好基础业务素养这门必修课。我感受到了这也正是学院让我们新入职教师来基层锻炼调研的初衷。
![]() | ![]() |